永安寺位于仁怀市五马镇鱼孔村,原名金龟山,始建于唐末。永安寺庙宇建为三梯级的两个四合天井。建筑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含天井坝)。
《重修永安寺碑记》中记载:"唐乾符中……剪除荆棘,修刹于此。"沧海桑田,至明朝时已灭迹,寺名"金龟山"演变为地名。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威远卫武烈将军母安才重修此庙。母安渴求"蛮夷归化,永息干戈",长治久安,遂名寺曰"永安"。
不过当时规模不大,约为现在庙宇的的六分之一。
永安寺建筑雄伟壮观,分上、中、下三大殿,下殿是一座八角翘檐式楼房,中殿和上殿是整个寺院的主体,式样古朴典雅。中殿为宋式建筑。总共有大小神像百余尊。还有大小钟鼓若干。钟最大的口径约1.1米,鼓最大的直径约1.2米。永安寺的工艺美术非常精湛,工艺主要分为三大类,即木雕、石雕、泥塑。
下殿檐下嵌有很多菱形木格,木格上镶有很多花。高八尺许的灵官菩萨(木雕)挥舞钢鞭,怒目圆睁,其余神像分列两旁。中殿的三尊大佛屈膝而坐,为释迦牟尼佛、地藏佛和弥勒佛。每尊臀围约3.5米,由若干快木料镶嵌而成,其形象夺人神魂。
永安寺的石雕、石刻非常精湛。上殿有四根廊柱,其柱础是石狮石象各两头,形象逼真。石象矫健憨厚,石狮威武顽皮。那雄狮左前脚着地,右前脚玩着绣球。雌狮右前脚着地,左前脚抚摸着一头幼狮,粗犷中显出母爱。其余石浮雕、石刻同样令人叹其技艺。永安寺的菩萨有不少是泥塑。众多的菩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缠绕在井口柱上的两条金龙,更是活灵活现。
永安寺尝扩葺数次。明万历年间(1573-1619),母俊主持维修,其规模仍旧。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母从圣主持扩建,增修中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1),寺住持王道人动庙产而葺新。嘉庆年间(1796-1820),母命庆等主持修补破败,塑像百尊。此间,亦有母元豪、母元海等倡修下殿(戏楼)。民国二十四年(1935),母正玺(字玉超)倡将已倾塌之上殿拆除重修。二十八年(1939),母光尧等创立笔阵小学(今云安小学前身),建校于中、下殿间两廊。至此,寺校一体,三级联体二天井。
长期以来,寺为乡政府与学校共用。1983年,乡政府为使车可入内,遂将上、下殿间右耳房拆至前左下约百米处做教室。1987年,云安小学整体迁建,将下殿及两廊校舍尽予建校工队抵集资,因被拆走。旋迁回上、中殿间之右耳房复原。今寺由上殿、中殿及两旁耳房组成,非寺之全部。
2003年,乡贤母光希、杜廷均、熊照伦等人为首,筹资二十七万元,修缮现存寺院,油漆彩画,塑像三十二尊。仁怀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旅游事业局分别授牌为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市人民政府行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